新华社记者郭倩
还没到正月十五,肯尼亚华人刘凤臣的手机就开始响个不停。这是他的许多华人朋友在向他“征订”过节的元宵和汤圆。
“元宵、汤圆、月饼、粽子我都会做,每年中秋、端午等中国传统节日来临时,我都要忙上好一阵,”刘凤臣告诉记者。虽然已在肯尼亚生活十几载,他一张嘴仍然是一口标准的京腔。
上世纪90年代初,出身北京中医世家的刘凤臣随中国援外医疗队远赴非洲。1995年,他选择留在美丽的肯尼亚,成为当时少数定居在这个东非国家的华人之一。多年来,他不仅在肯行医治病,还发挥自己在北京就培养起来的特长,在内罗毕做起养殖、种植、食品加工生意,业余时间还会到设立在内罗毕大学的孔子学院兼职教授中国书法和绘画,为华人旅行社担任导游等。多年下来,他也结交了许多华侨华人和当地的朋友。
“虽然忙点累点,但是让朋友们身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也能品尝到家乡美食,我心里甭提多美了。有一年,我和希露一起在元宵节前赶制了1000多个元宵。”刘凤臣一边回忆,一边露出舒心的笑容。
而他所提到的希露,并非中国人,而是肯尼亚人,是与他成婚7年的妻子。希露告诉记者,她本名珍妮弗·万吉鲁,来自肯尼亚基库尤族。婚后她依据肯尼亚冠夫姓的传统,把姓改为刘,丈夫便根据她原本的姓氏,给她取了希露这个中国名字。现在,夫妇俩已育有一个4岁的女儿和一个不到半岁的儿子。
临近正月十五,记者如约走进刘凤臣和希露的家。屋内中国元素十足——墙上贴着福字、对联,挂着中国书法作品和水墨画,立柜上中国农历日历牌格外醒目,边桌上一对深蓝色瓷瓶典雅别致……只见刘凤臣夫妇和他们的女儿刘思一正在一起包汤圆。中肯混血的刘思一棕色的皮肤、大大的眼睛,满头蓬松的小卷发,活像一个酷劲儿十足的芭比娃娃。她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在手心抹一点油,用手将一小团糯米面压成面皮,在面皮中间放上豆沙馅,捏好封口,然后两手手心相对把收好口的汤圆搓揉成圆形。不一会儿工夫,一家人便包好了一盘汤圆。
虽然已拥有幸福的家庭、众多的朋友和舒适的生活,每当中国传统节日临近,刘凤臣心中还是会涌起一股浓浓的思乡情。而在肯尼亚生活的华人,已从上世纪90年代的几百人增至上万人。如今在海外落地生根的华人,又何止千千万万。“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又道出了多少海外华人共同的“节日情结”。
正月十五,是春节的尾声,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象征一元复始、大地回春,正是家家户户人月两团圆的时刻。刘凤臣感慨道:“在国内时,正月十五和家人一起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身在他乡,无法和国内亲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庆祝佳节。但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到的那轮月和家乡的是同一轮圆月;我们碗里所吃的,无论是光滑细腻的汤圆,还是饱满结实的元宵,都寄托着对祖国、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团圆、幸福的期盼。”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