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王茜
马嘉骊)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人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中国初步形成了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为主要形式的住房保障制度。
近年来,随着房价不断飙升,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日益突出。为缓解这一难题,中国不断加大保障房的建设力度。据住建部透露,从2006年至今,中国已通过各类保障房建设,解决了1140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和360万户中等偏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要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而在会议召开之前,有关部门已宣布明年计划安排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有关专家认为,如能按时足量供应,楼市供应结构必然发生重大变化,并将逐步解决低收入与中等偏低收入群体住房难题,形成市场与保障“双腿走路”的新格局。
回首中国保障房建设,1998年,国家制定住房制度改革政策,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但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需要另辟蹊径。
200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住房保障范围和保障标准进一步明确。此后出台的《2009-2011年廉租住房保障规划》等政策,也彰显出中国对加快保障房建设的重视度。
一系列的“组合重拳”,让中国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得到明显缓解。今年以来,中国不少城市明显加大了保障房的供应力度,截至10月底,今年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与棚户区改造已开工520万套,占年度开工计划580万套的90%,年底前将全部开工,年内将建成60%。(完)
相关新闻:今年中国共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100多万人次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卫敏丽)2011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27日在京召开。记者从此间获悉,截至2010年12月,全国共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100多万人次。
记者了解到,2010年,各级民政部门周密安排并认真做好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世博会期间,上海共救助各类流浪乞讨人员18088人次;亚运会期间,广东共救助各类流浪乞讨人员6055人次。
同时,民政部门还加强了气候炎热、寒冷、灾害环境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开展了“夏季送清凉”和“寒冬送暖”等街头主动救助活动。民政部还安排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3000万元支持40个县(市)和大中城市部分社区建设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全天候救助保护中心。
记者还获悉,目前全国城乡低保对象达7487.4万,此外,全国已开发4.5万个社会工作岗位。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中国城市低保保障对象达2307.8万人,月标准240元,同比提高7.1%;农村低保保障对象达5179.6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549万人,年标准1136元,同比提高8.8%。
记者还获悉,今年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救灾应急响应51次,下拨救灾资金113.44亿元,调拨救灾帐篷22万顶。全国共救助受灾群众9000多万人次。(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