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55|回复: 0

汶川是一个震动世界的地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2 10: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社记者 吴济海 刘刚


3年前的5月12日,8级强震击中这里。大自然瞬间的地覆天翻重创了人类,死亡和失踪人数超过8万、1500多万人无家可归、近1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满目疮痍……举国同悲,全球震惊。

从此,这个中国西南深山中不为世人所熟知的地方牵动着全球目光。而中国政府对巨灾的快速反应、解放军的不怕牺牲、普通老百姓的无私奉献,以及灾区人民表现出的坚忍、顽强与秩序也深深震撼了世人。

如今,曾经的废墟上又一次地覆天翻:191万户农村住房、近29万套城镇住房、2915所学校拔地而起,37个重点城镇已然重建,4543公里干线公路和26000多公里农村公路延伸到灾区各地。

这意味着平均每个月就崛起一座城镇,每天就有3所学校、1700多套住房在灾区建成,汶川奇迹震动世界。

“不敢相信!这真是汶川地震的重灾区吗?怎么一点都看不出地震的痕迹!”美国客人、芝加哥湖岸旅行社总经理贝蒂,5月初在震后重建的四川汶川水磨镇参观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世界旅游组织执行主任索丹·索莫基说:“灾区的实地考察,让我深切感受到灾区重建后基础设施和旅游业翻天覆地的变化。”

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奇迹背后更有不同寻常的力量。

人们记得,强震刚过余震仍频之时,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什邡市蓥华镇的一处工厂废墟旁那掷地有声的话语:“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人们也记得,震后第12天,第二次赶赴灾区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震中映秀对中外记者表示:“过3年再来,一个新的汶川会拔地而起。”

震后仅仅一个月,中央就正式作出对口支援的决策,19个对口支援省市,带着700多亿元援建资金,奔赴灾后重建的一线。中共中央、国务院当年就确定了3年完成恢复重建的目标和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计划投入资金一万多亿元。即便是之后遭遇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没有影响中央和地方重建资金的投入。

3年中,温家宝10赴灾区,看望受灾群众,指导恢复重建工作。他强调,灾后恢复重建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规划先行、统筹兼顾、依靠群众、依法重建,要把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3年过去,蓥华镇那座被震垮的工厂已经在不远处重建、投产,旧址废墟上建成了整洁、庄严的什邡地震纪念广场。行驶在由北京市对口援建的宽阔的北京大道上,当地司机刘师傅对记者说,重建后的什邡基础设施“至少向前发展了20年。”

高效率的动员机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以及执政党“和人民在一起”的不变承诺,共同构成了创造奇迹的中国力量。

灾难的突然降临往往最能考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力量与韧性,也能检验一个社会制度的活力和效率。

事实证明,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没有全国一盘棋的动员能力和高效救灾体系;没有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就没有在抵御国际经济危机的同时取得灾后恢复重建决定性胜利的雄厚经济实力;没有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就没有“3年重建”的勇气和决心。

汶川的新生令人惊叹,但汶川奇迹留下的不仅仅是灾区崛起的新居和宽阔的公路。

“有了新家就有了新希望。”已经住进新县城的老北川籍居民谢红英这样展望自己的未来。

而在日本记者的笔下,重灾区阿坝水磨镇的“餐馆和土特产品商店依次排开,多则一天有1万多名游客来此观光。对于这一派意想不到的复兴景象,很多居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什么都比震前好了!’”(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2 06: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