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记者林红梅)长期以来,国际航空运输自由化与中国民航业整体国际竞争力不强,是中国民航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12日在此间举行的中国民航发展论坛上表示,中国的航空公司当前急需加快谋划“飞出去”战略。
近年来,在国际上,航空运输自由化政策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推广,但相比世界民航强国,中国民航业整体实力不强、竞争乏力,尚未摆脱被动局面。
据李家祥介绍,在中国国际客运市场上,中国航空公司的市场份额2005年为45.3%、2010年为44%;在中国国际货运市场上,中国航空公司的市场份额2005年为23.9%、2010年为32%。
从中国民航业自身发展特点看,李家祥分析指出,未来一二十年,中国民航业仍处于发展的黄金期。预测今后5年内,民航客运量年均增速可达11%左右,货运量年均增速可达10%左右。到2015年底,中国民航旅客运输市场需求将达到4.5亿人次。
国内航空运输市场持续快速发展势头,是中国民航谋划国际战略的有利条件,但很可能导致中国航空公司开拓国际航空运输市场的动力不足。
目前,中国共有43家运输航空公司,其中,全货运航空公司11家。中国航空公司总体规模仍然偏小,存在市场定位和战略同质化等问题,这是影响中国航空运输市场秩序和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国际航线上,由于没有一定规模的枢纽网络,缺乏国内航线网络效应的支撑,直接影响了中国航空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因此,中国骨干航空公司要加快枢纽战略转型。
李家祥介绍,近年来,全球航空运输业已形成了以洲际网络型、区域型和低成本为主体的三种航空公司运营模式。随着洲际网络型和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发展,传统的区域型航空公司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的趋势明显。
李家祥希望中国航空公司主动谋划、尽快形成差异化的市场和战略定位,打造具有不同运营模式的高品质航空公司。
目前,中国骨干航空公司的网络规模仍然偏弱。李家祥指出,中国航空公司构建枢纽网络,要避免运力资源投入分散和无序竞争等问题,否则将影响各自的枢纽网络建设进程,削弱中国民航业整体国际竞争力。
中国航空公司还存在国际航权利用不充分、航班密度低等问题。截至2010年底,中国与112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双边航空运输协定,而中国航空公司仅开通至54个国家的定期航线航班,协定执行率不足50%。
李家祥表示,民航局支持主运营基地航空公司加密洲际远程航线航班,鼓励加快开辟至非洲或南美洲航线。在分配国际航权过程中,民航局要加快建立适度竞争机制,鼓励其他航空公司开辟新的远程航线,坚持安全服务品质高的优先、主运营基地航空公司优先、实施枢纽网络战略的优先、航权使用充分的优先、实际开航时间早的优先。尽快解决少数航空公司无成本虚占航权现象,民航局将定期公布航权使用情况,坚决收回长期未用或使用不充分的航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