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王思海 万一
距离中国农历除夕还有几天时间,全球华人还在翘首期盼中国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传统春晚时,各种网络春晚却已悄然火了。
春节联欢晚会,是全球华人家喻户晓的春节文艺大餐,看春晚已经成为中国农历新年年俗。如今,全球华人可以提前看到另一版本的春节晚会:网络春晚。这种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晚会,正在中国境内如火如荼地进行。
登上互联网,可以看到许多网站都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网络春晚,包括湖南、北京、山东、海南、深圳等地的卫视台网站以及第一视频、新浪网,都在酝酿或已推出各自的网络春晚节目,甚至央视也放下身段,首次大阵列式地“杀”进网络春晚,令虎年岁末好不热闹。
从四、五年前开始,网络春晚、山寨春晚等各种民间春晚的呼声在中国境内不绝于耳,但都在一时的喧闹后归于平静。
今年,在多家地方卫视宣布举办网络春晚时,央视终于也按捺不住,首次迅猛地面向全球华人发出征集令,从民间发掘大量有才华的达人,为“草根”们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
记者走进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这是今年央视网络春晚的录制场地。这个从“水立方”外搬进50吨设备、花了整整10天时间才搭建的舞台,首先从视觉上就给了观众眼前一亮的惊奇。
现场设置的互动区域内,300名现场观众座位前都摆着笔记本电脑,观众可即时把感受写到微博上,再登上现场巨大的微博墙上。
“亿万网民大联欢,全球华人大拜年。”这是央视网络春晚首场的主题。“晚会最主要的演出力量还是来自网络,有来自港澳台的演员,也有海外华人观众的参与。”负责首场节目录制的导演张骥说。
他说,这台晚会与传统春晚不同的是,搜罗了2010年网络最流行词、最受关注的话题和人物,巧妙串联年度最热辣的网络事件、年度网络风云人物和年度网络雷语妙语,尽展网友智慧。
林育群,这位被海外媒体称为中国台湾版的“苏珊大妈”,2010年4月,自台湾电视节目《超级星光大道》亮相后,被全球华人关注。
虽然他长相并不突出:西瓜皮头、眯缝眼、身材圆润,但他却拥有天后声线,唱起歌来简直就是“情歌天后惠特妮·休斯顿的化身”,这是美国一些媒体对他的描述。
20日晚,他现身首场央视网络春晚舞台,翻唱了几首中国的经典歌曲,其声音之细腻让观众惊叹。
“大部分参演者都是像林育群这样的,来自平民,内容透着野生,模仿节目也尽显平民特色。”张骥说,目前网络春晚立足广阔、鲜活的网络阵地,演播出来的大多是有创造力、冲击力和感染力的节目,给全球华人会带来另一番新年精神大餐的享受。
网络春晚为何如此盛行?“因为它给了大多数年轻人守在电脑屏幕前的理由,这里演的节目都是由普通百姓选出来的。”网名为“爱你没商量”的网友如是留言。
网友的声音,是真实的。“春晚创新不仅来自于精英艺术家的‘创作’,而且还来自普通大众的艺术才华。”
许多网友认为,现在呈现出来的网络春晚,大多摆脱了20多年来传统春晚的束缚和限制,未穿重彩华服行走在大年夜,他们是民间艺术的集中焕发,是吹在全球华人脸上的一股清新的风,格外爽快。
《八通网》内容总编辑苗萌说,虽然没有商业赞助,没有固定舞台,但这几年来,《八通网》每年都自发策划组织网络春晚,没有明星大腕参与,网友把自拍视频集中起来编录成节目传到网上,“关注度特别高。”
“网络在中国突飞猛进的发展也是网络春晚在中国盛行的另一主要原因。”北京市网络媒体协会会长闵大洪认为,中国的网民从1997年的62万增长到2010年的4.2亿。网络越来越深入渗透到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国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小年开始看网络春晚,大年除夕看央视春晚,或许成为今后百姓过年的又一景。”闵大洪说,相比而言,网络春晚更加开放,也更接近于当下时代,看起来轻松,所以它现在正盛行。
世界各地的华人不仅在观看网络春晚,而且还参与策划,通过微博推荐了很多有创意的节目。“在央视网络春晚的官网上,可以看到不少华人发布的留言和新年祝福。”张骥说。
“收看‘春晚’,有一种深刻的意义,这俨然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起迎接新年到来的庄严仪式。”旅居日本的华裔温宏芳在微博中说,现在随时可以看到中国各地的网络春晚,感觉好像就在中国国内一样。
她说,记得以前,全家团团围坐,在国外看“春晚”,何其热闹。现在孩子大了,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看网络春晚,猛然发现我年已不惑。“中国出现的各种形式的网络春晚,成了我新的精神寄托;那些似曾熟悉的内容,给在海外的我们无穷的力量和温暖。”
“网络春晚与传统春晚一样,已经成为一种春节情愫,也是凝聚全世界华人民族感情的一种新的盛宴和约会。”闵大洪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