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连日来,一些外国专家学者和海外华侨华人继续对刚刚闭幕的中国两会以及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给予积极评价。
欧盟委员会负责气候变化的委员康妮·赫泽高女士15日发表声明说,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充分显示,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她说,中国首次将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清洁能源置于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中国人决心增强他们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和其他低碳技术领域的竞争优势。
“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俄语部主编彼得·茹拉夫廖夫说,中国政府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并在“十二五”规划中更加重视社会保障政策。他表示相信,中国政府一定能说到做到。
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国际经济学教授格里森·伊基亚拉说,中国目前在住房、教育、卫生医疗等领域都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今年两会的讨论显示出中国政府致力于为人民群众尽快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他认为,两会后中国与世界将形成更为活跃和积极的互动,特别是在贸易和文化产业海外发展方面。中国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世界期待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这种需求近年来已经十分明显。
一些国家媒体和专家认为,中国两会通过的政策和计划将对其所在国家产生积极影响。巴西《圣保罗州报》评论说,作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者,中国“十二五”规划中主张的经济改革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巴中贸易,并有助于更多的巴西产品销售到中国。
韩国世宗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李泰桓说,中国是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和重要邻国,韩国对中国两会非常关注。一个稳定、持续发展的中国有利于韩国,两国可以在服务业、汽车、新能源等很多方面加强合作,韩国企业也希望借助中国市场继续发展壮大。
许多海外华侨华人也对两会给予密切关注,并对两会有关内容和成果给予积极评价。
美国中美友好协会执行主席肖云飞说,今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等方面的支出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民生支出合计将占中央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左右,“这真正体现出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美国福建公所主席郑时甘认为,今年两会最重要的议题是民生,很多议题都实实在在,帮助那些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受益相对较小的工人和农民群体增加收入。美国纽约安良工商总会会长苏焕光也表示:“两会关注‘转型’和‘民生’这两个重要议题让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法国《欧洲时报》15日发表评论说,此次两会描绘出一幅“让经济更健康、让改革更深入、让人民更幸福”的蓝图。海外华侨华人坚信,两会之后,中国将重新凝聚力量,从新起点出发,迈向新征程,创造新辉煌。(完)(综合新华社驻布鲁塞尔记者王晓郡,驻巴黎记者李学梅,驻莫斯科记者周良,驻内罗毕记者王雅楠、袁亮,驻首尔记者班威,驻纽约记者荣娇娇、驻巴西利亚记者刘彤报道)
|